言簡意駭、言淺意深、短小精悍……這是形容文字簡單,而涵義深刻的成語或句子。
中國人喜歡用簡短的語言表達深刻的含義,詩詞也是如此。
今天紅色壹號小編給各位分享30首經(jīng)典的短詩,短小精悍,卻意韻悠長,誰讀了都會心醉。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最后一句,簡而未簡,既道出江南一片春色,又傳達了對送別友人的不舍。含蓄雋永,情意綿綿。
兩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讀完這首詩,心中展開一幅魚戲蓮圖,詩中雖然沒寫人,但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唐代: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簡潔淺顯的文字,構(gòu)成了一幅畫:青山聳立,水流其間,鮮花盛開鳥嘻枝頭,這是一派生意盎然的、優(yōu)美的整體境界。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白居易真神筆,20個字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fù)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整首詩的風(fēng)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
唐·王勃
客念紛無極,春淚倍成行。
今朝花樹下,不覺戀年光。
人最容易在旅行中感慨時光,在紅花綠樹下,感慨年華易逝,淚水成行。
唐代: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暖花開,泥融土濕,秋去春歸的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這樣生機勃勃的春天,誰不愛呢?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夜靜人閑,春山空闊,于是見床頭桂花落,聞深澗山鳥鳴。佛心,禪意,春山里看見千古,月夜里便是一生。
隋代: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用詞簡單平實,但組合一起很美!這是楊廣的作品,一代梟雄,下筆竟如此溫柔!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至簡至純,至美至真,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宋代:邵雍
月到天心處,風(fēng)來水面時。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風(fēng)來水面,都有著清涼明凈的意味,只有微細的心情才能體會,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南北朝:謝朓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fā)。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你快點回來吧,春景正好,再不回來,美景不再,紅顏遲暮,徒剩悲傷。
唐代:崔國輔
凈掃黃金階,飛霜皎如雪。
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
月光皎潔如霜雪,金黃落葉堆臺階,閨人卻放下窗簾去彈箜篌,不忍再看這美好的秋月。
唐代:韋應(yīng)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yīng)未眠。
古雅閑淡是這首詩的特點。它不以強烈的語言打動讀者,只是從容下筆,淡淡著墨,而語淺情深,言簡意長,使人感到韻味悠永,玩味不盡。
南朝:何遜
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
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xiāng)來。
結(jié)句不說客思跋涉關(guān)山,向故鄉(xiāng)而去,而說自故鄉(xiāng)飛來,語出新境,富于美感。
唐代:薛濤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花落花開,你都不在我身邊,唯將相思寄遠方,愿你能聽到。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這是陶弘景隱居之后回答皇帝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只有在山中,我才可以擁有白云,看到它,我才會有好心情。極簡練的詞句抒發(fā)了作者高遠出世的情懷。
隋代: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平實自然的語言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現(xiàn)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卻又身不由己的苦惱。
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鄉(xiāng)思的小詩,詩人在寥寥二十個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現(xiàn)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chuàng)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宋代:孔平仲
試說途中景,方知別后心。
行人日暮少,風(fēng)雪亂山深。
“途中景”何?“行人日暮少”也;“別后心”何?“風(fēng)雪亂山深”也。全詩有如一幅簡筆畫,線條簡括而描寫準確,簡而有序。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梅花的香氣伴著我入夢??上业男那榫拖窠裢淼脑铝?,遲遲不肯落下西廂房。
明代:高攀龍
心同流水凈,身與白云輕。
寂寂深山暮,微聞鐘磬聲。
我的心同流水一般純凈,我的身體如同云一般輕盈。我陶醉在那迷人的晚景之中,只聽到了斷續(xù)的微弱的鐘聲。
明代:楊慎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全詩用極其淺顯而流暢的語言,捕捉了西南山鄉(xiāng)水田的典型春色意象,詩中有畫,靜中有動,心中的思鄉(xiāng)之情破筆而出。
明代: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這首詩圍繞家書一事,純用白描,情真意切,恰到好處,頗有唐人之風(fēng),在明代懷鄉(xiāng)詩中實屬難得。
明代:高啟
渡水復(fù)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fēng)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詩人去朋友家時,一路上見到看到的美麗迷人的景色,流水、鮮花、春風(fēng)、小路,一幅江南春景圖,讓人應(yīng)接不暇,全詩詞語重復(fù)卻又顯簡潔,看似淺顯卻又洋溢瀟灑。
清代: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fēng)簇浪,散作滿河星。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奇異美妙的河上夜景。雖然此詩只有二十字,把作者所見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來,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細微的觀察力。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很是羨慕李白,獨坐山間,心無掛礙,情意悠然。
唐代:王維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輕陰的氣氛、幽靜的景致、疏懶的意緒、活潑的青苔,共同構(gòu)成了這樣一首神韻天成、意趣橫生的小詩。
唐代: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全詩抓住宮女生活中的一個細節(jié)及一時的心理動態(tài),概括地反映出宮女生活的孤獨清凄,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有幽邃深遠之美,堪稱古詩中的珍品。
唐代:上官儀
脈脈廣川流,驅(qū)馬歷長洲。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fēng)秋。
從藝術(shù)上看,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韻清亮”,諧律上口,而且巧于構(gòu)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辭,使得意洋洋的神情畢現(xiàn)。
這30首小詩,有沒有一首,讓你心醉呢?
今天是2024年3月27日,
二月十八,
世界戲劇日。
易中天說:
“如果你簡單,這個世界就簡單了”。
其實世界并不復(fù)雜,
復(fù)雜的是人心,
是復(fù)雜的人心讓這個世界變得復(fù)雜了。
人生沒必要自尋煩惱,
真誠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微笑著面對每天的生活,
做好自己該做的。
喝紅朝壹號,展家國情懷!一號人物,喝紅色壹號!
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guān)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