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晚年在病中曾對身邊工作人員吳旭君說:“我在世時吃魚比較多,我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長江里喂魚。你就對魚說:魚兒呀,毛澤東給你們賠不是來了。他生前吃了你們,現(xiàn)在你們吃他吧,吃肥了你們好去為人民服務。這就叫物質不滅定律?!边@誠然是偉人的幽默,但對飲食不甚講究的毛澤東,的確特別喜歡吃魚,尤鐘武昌魚,這也使得他與武昌魚有一段特別的情緣。
武昌魚讓毛澤東文思大發(fā)
1956年5、6月間,毛澤東視察南方。5月31日上午,毛澤東從長沙乘飛機飛抵武漢王家墩機場。湖北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等人早已在機場等候。毛澤東一下舷梯,王任重趕緊迎上去問:“主席,是先到住地休息,還是先游水?”毛澤東興致勃勃地一揮手說:“游水去!”
這天,陽光燦爛,天氣格外晴朗,長江江面波濤洶涌。毛澤東興致勃勃地登上“武康”輪,與船長、工友們一一親切握手。隨即,“武康”輪溯江而上,在龜蛇兩山之間的江面上航行。那時,“萬里長江第一橋”的幾個橋墩剛剛露出水面,“武康”輪在大橋二、三號橋墩和三、四號橋墩中穿行,毛澤東佇立在甲板上,向正在施工的工人們頻頻招手致意,關切地向大橋局局長彭敏詢問長江大橋的建設情況??吹介L江大橋已初見輪廓,感受到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生機,毛澤東暢談了將來在長江上再建20座、30座大橋的構想。
◆1956年6月,毛澤東在武漢長江中游泳。
視察大橋工地后,毛澤東在船上用餐。“武康”輪是艘輪渡船,沒有做飯的廚房,東湖賓館名廚師楊純清用汽油桶改造的煤爐為毛澤東做了午餐,4菜1湯,主菜是特意從樊口采購來的食材做的清蒸武昌魚。這一餐,毛澤東喝了一小杯茅臺酒,吃了一小碗米飯,武昌魚被吃光了。
下午2時許,毛澤東沿著船舷的扶梯從容躍入水中。江流中的毛澤東如魚得水,游得輕松自如,時而側游,時而仰泳。每當浪峰打來,他便側身迎浪;每當浪層退去,他就順勢而下。他對陪同的王任重說:“以后我每年都要來游長江。”他游了2小時零4分鐘,一直游到漢口諶家磯江面才上船,游程近14公里。江青問毛澤東累不累,他一臉輕松地回答:“給我兩個饅頭吃,還可以游兩小時。”
當晚,毛澤東下榻武昌東湖賓館。這次他視察湖南、湖北,所到之處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特別是他乘船參觀武漢長江大橋建設工地,品嘗味美的武昌魚,暢游長江,看到長江大橋已初現(xiàn)輪廓,兩岸動靜之景賞心悅目,不禁心潮澎湃,詩興大發(fā),次日凌晨時分,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這首詞的前幾句寫實,記錄了作者早上“才飲長沙水”,中午“又食武昌魚”,接著“萬里長江橫渡”,不僅描寫了他暢游長江時的所見所想,更為當時正熱火朝天地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中國,如何更好地利用長江、建設長江擘畫了藍圖。
親解武昌魚的來歷
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公開發(fā)表后,武昌魚引起了海內(nèi)外的普遍關注,注解者蜂擁。
人們都認同武昌魚是產(chǎn)自武昌的魚。但湖北有三個武昌,一個是今武昌,即武漢三鎮(zhèn)之一的武昌;另一個是武昌縣,即現(xiàn)在武漢市江夏區(qū);還有一個是古武昌,即今之鄂州市。但武昌魚是因哪個武昌得名,注家和有關地方持不同看法,長期存在爭議。
◆毛澤東暢游長江,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名篇《水調歌頭·游泳》。
直到后來毛澤東親自為武昌魚作了注解,才算為這場爭議劃上了句號。1975年5月3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發(fā)表著名的“三要三不要”講話后,談到《水調歌頭·游泳》:“我說才飲長沙水,就是長沙白沙井的水;武昌魚的武昌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武昌,在現(xiàn)在的武昌到大冶之間,叫什么縣我忘了,那個地方出的鳊魚。孫皓要搬家,老百姓說,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所以我說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賈思楠:《毛澤東人際交往實錄》江蘇文藝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253頁)
被毛澤東忘了的“武昌到大冶之間”的“縣”當時叫鄂城,就是今天的鄂州市。鄂州這個地方叫武昌叫了將近1700年,直到民國初年才改稱“鄂城”。
“武昌”這個名字是三國孫權給的。公元221年4月,孫權把東吳的都城遷到鄂縣(鄂州前身),取“以武而昌”義,改“鄂”為“武昌”,修筑武昌城。
為加強東吳水軍的力量,孫權在武昌的樊口建立造船基地。一次為慶賀新建的“長安”號大船下水,孫權在船上擺酒設宴。席間,孫權覺得“清蒸鳊魚”比以往的鳊魚都鮮嫩可口,便問鳊魚的來歷,一大臣答于樊口捕得。孫權贊不絕口:“妙哉!武昌出此等上佳魚品。”
為何樊口的鳊魚就與眾不同呢?這與樊口的獨特地理位置有關。武昌境內(nèi)的梁子湖,有90里長港與長江相連,江水可倒灌入湖,因而水質好,餌料豐富,便于武昌魚生長繁殖。樊口位于長江與長港的交匯之處。每年魚苗隨江水經(jīng)樊口入梁子湖,秋后成魚又成群從湖中游到江水與湖水匯合處的樊口河槽深處越冬。此時此地捕撈到的武昌魚,更是上等佳品。
孫權在武昌經(jīng)營了8年,于229年4月在武昌城南郊筑壇祭天,正式即皇帝位,定國號“大吳”,改年號“黃龍”。9月,孫權決定遷都建業(yè),派陸遜輔太子孫登留守武昌城,武昌為吳國陪都。孫權之孫孫皓繼位后,265年9月到266年12月,又把都城從建業(yè)遷到武昌。左丞相陸凱反對遷都武昌,上疏勸諫,并引用童謠:“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span>
毛澤東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便是化用了上述童謠。他對東吳遷都一事還有專門評析:三國孫皓一度從建業(yè)遷都武昌,官僚、紳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階層不悅,反對遷都,造出口號云:“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蹦菚r的建業(yè)人心情如此,“現(xiàn)在改變了,武昌魚是頗有味道的”。
毛澤東最后一次年夜飯吃武昌魚
毛澤東多次到武漢,有兩大愛好一直沒有變:一是橫渡長江,二是吃武昌魚。
離開武漢后,還時常惦記著武昌魚。武昌魚不僅肉腴味美,且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D等物質,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大量的磷和煙酸,可以起到補腦和軟化血管的作用;還有助于消化積食、增加食欲的功能。
◆晚年毛澤東和服務人員合影。
1976年的春節(jié),重病纏身的毛澤東在身邊幾個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度過了生命中最后一個春節(jié)。毛澤東看著大家敬獻的鮮花,微微地笑了。
毛澤東晚年的生活秘書張玉鳳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頗為黯然神傷:“年夜飯是我一勺一勺喂的。此時的主席不僅失去了‘衣來伸手’之力,就是‘飯來張口’也十分困難了。他在這天依然像往常一樣在病榻上側臥著吃了幾口他歷來喜歡吃的武昌魚和一點米飯。這就是他的最后一次年夜飯……”
在我國的上千種魚中,武昌魚是毛澤東唯一吟詠過的魚?!安棚嬮L沙水,又食武昌魚”的名句,更是給武昌魚做了一個永久的“活廣告”,使武昌魚聞名遐邇,身價百倍,譽滿中外,展示了超強的品牌效應。
今天是2024年5月13日,
四月初六,
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
那些悲歡離合,愛恨情仇,
不過是人生的一種經(jīng)歷,
從而讓我們懂得了生活的許多道理。
恬淡,
是開在歲月里一朵清芬的花,
開到荼蘼,
然后結出飽滿堅實的果子。
那是滄桑過后的一絲涼意,
是人生滋味滿滿的積淀,
是閱歷日復一日的豐富,
是性格圓潤豐滿的成熟,
是過盡千帆之后的豁然開朗。
喝紅色壹號,展家國情懷!更多酒文化和人文文化請關注“紅色壹號酒業(yè)”官方微博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