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一種文化。中華上下五千年就是一個酒文化,就是一個酒的歷史。從古到今,無酒不成宴!對于飲酒,詩人白居易曾為此作詩《問劉十九》,以記錄酒在冬季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自古以來,國人在飲食方面都是十分講究的,“應(yīng)天順時”、“秋盡冬藏”闡述的便是這個道理。冬季到來,氣溫驟降,這個時節(jié)無論再怎么擔(dān)心長膘,很多人還是會選擇吃吃吃,好適應(yīng)天寒地凍的天氣變化,讓身體攝取到足夠的熱量以抵御嚴(yán)寒。
不只是美食,喝酒也同樣如此,有著時令上的講究。此外,雖說冬季是飲酒的最佳時節(jié)之一,但喝酒本身也是有講究的。那么,冬天的酒到底該怎么喝?
會須一飲初冬酒,寒來最宜飲溫酒
酒是一種文化傳承,在中國5000年文化底蘊(yùn)中,從古到今,無酒不成宴!酒是人們飯桌上不可或缺的飲品。尤其是在清冷蕭索的冬季,一杯白酒入喉,全身瞬時暖意洋洋,心情也會變得暢快許多。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們應(yīng)該能知道,書中好漢們在喝酒的時候,往往喜歡說:“溫一壺酒來”。冬天,天寒地凍,把要喝的酒用溫水燙過,這樣不會因?yàn)槔渚贫鴤轿迮K,這種飲酒方式在《紅樓夢》中也一再被突出強(qiáng)調(diào)。
白酒一般是在室溫下飲用,但是,稍稍加溫后再飲,口味較為柔和,香氣也濃郁,邪雜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在較高的溫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點(diǎn)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較易揮發(fā),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較辛辣的口味。
當(dāng)然,酒也不要燙的過熱,否則會嚴(yán)重影響口感。那么,白酒要溫到多少度最適宜飲用呢?答案是30到40℃為佳。因?yàn)榘拙频臏囟冗^高,酒內(nèi)的芳香酯就會遇熱揮發(fā),酒香變淡,自然味道也會大打折扣。喝一壺溫酒,即保暖又健康,真正是人間一大樂事。
好喝不如會喝:冬季飲酒要健康
冬季里健康飲酒,溫酒必然是列在首位的。在寒冷的冬季,酒在室溫下也是冰冰涼的。一口冷酒下肚,渾身都要抖三抖。這個時候如果用一碗熱水,把酒壺浸在里面溫一下再喝,脆弱的腸胃也便不會那么排斥了。這樣喝酒也能增加了些小情調(diào),還可以放慢速度,不會很快喝醉。
飲酒之前要進(jìn)食:空腹喝酒會對胃粘膜與肝臟造成損傷,所以喝酒之前一定要填飽肚子,冬天更是如此。吃點(diǎn)蔬菜,喝點(diǎn)牛奶保護(hù)腸胃,減少對胃和肝臟的傷害;吃雞蛋和肉,能夠減少對酒精的吸收。
合理搭配下酒菜:飲酒過程中,盡量多攝入膳食纖維,因?yàn)樗蓽p緩或減少人體對酒精的吸收,起到保護(hù)肝臟的作用。海帶、木耳、洋蔥、大白菜等都屬于膳食纖維高的菜肴。下酒菜里最好有一兩款甜菜,這樣既能中和酒味的辛辣,對身體也十分有益處;糖花生米、糖醋排骨都是不錯的選擇。
品酒更要品健康
白居易詩中寫: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都說秋收冬藏,冬天是個內(nèi)斂又含蓄的季節(jié),冬天無疑也是回歸自我的季節(jié)。冬天到了,家更顯得溫暖、友情更顯得暖心。溫一壺好酒,總有知音會聞著酒香而來,踏雪尋梅,共話一堂。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呼朋喚友,共謀一醉,這樣的日子才是人生。
了解更多酒文化專欄
飲酒思源,在歷史中尋味白酒故事|酒文化(1)
悠久傳承,從酒在祭祀中地位看酒文化| 酒文化(2)
酒與酒令,令與雅令| 酒文化(3)
以酒成詩,以詩傳承-酒與詩的不解之緣| 酒文化(4)